古诗鉴赏意象速查表

古诗鉴赏中,意象是连接诗人情感与读者理解的桥梁。对湖南复读生而言,掌握高频意象的固定内涵,能在考试中快速破解诗人情感,提高答题效率。以下按 “自然意象”“人文意象” 分类整理的速查表,覆盖高考 90% 以上的高频考点。
自然意象:万物皆有 “情”
月亮:常与思乡、怀旧相关。如 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(杜甫)借月亮抒发思乡情;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(苏轼)以月寄托思念。
柳树:谐音 “留”,象征离别。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”(王维)用柳色渲染离别氛围;“杨柳岸,晓风残月”(柳永)以柳强化不舍之情。
菊花:代表高洁、隐逸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(陶渊明)借菊花体现归隐之志;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”(郑思肖)赞菊花不屈品格。
杜鹃:又名子规,啼声似 “不如归去”,多表思乡或哀愁。“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”(李白)用杜鹃啼声烘托离情。
鸿雁:常为信使象征,表思念。“鸿雁传书” 的典故使 “鸿雁几时到,江湖秋水多”(杜甫)中的雁成为牵挂载体。
人文意象:器物藏 “深意”
饮酒:可表豪情或愁绪。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(李白)显豪放;“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”(李白)借酒抒愁。
登高:多含壮志难酬或思乡。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(杜甫)抒凌云志;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(王维)写登高思乡。
捣衣:关联思妇盼归。“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”(李白)以捣衣声写妇人对征夫的思念。
书信:直接表思念。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(杜甫)凸显家书珍贵,藏战乱中对家人的牵挂。
意象 “反用” 需警惕
少数诗人会打破意象常规含义,如 “菊花” 通常表高洁,黄巢 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” 却赋予其凌厉霸气。答题时需结合全诗基调,不可死记硬背。
速记技巧:“意象 + 情感” 联想链
建立联想记忆法,如见 “梧桐” 想 “秋雨”,关联 “凄凉”(“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”);见 “梅花” 想 “严寒”,关联 “坚韧”(“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”)。每天花 10 分钟默写一组,一周可掌握核心意象。
掌握意象速查表,能让古诗鉴赏从 “猜情感” 变 “按规律推导”,湖南复读生熟练运用,可在该题型多拿 3-5 分,为语文高分添砖加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