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名人数
321人
好评数
53条
学校地址
湖南-常德
17388913445
在线咨询临澧县晟德学校
17388913445
常德市临澧县安福新城文曲路2号(汽车东站附近)
14
2025.07每年高考后,湖南都有大批体育特长生因术科成绩不理想选择复读。如何在一年内科学提升专项成绩,成为决定升 更多>>
14
2025.07在“新高考”选科自由化的推动下,湖南每年约有1.2万考生选择日语作为外语科目,其中近三成因第一次发挥 更多>>
14
2025.07一、调查缘起:为什么关注教师流动率?湖南复读市场2023年规模已超10万人,但行业“高进优出”的成绩 更多>>
专业
拥有一支经验丰富、高教学水平的专业教师团队,通过科学教学方法和系统课程体系,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各个学科的学习水平。
全面
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,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和心理辅导,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的问题,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。
科学
学校有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考试管理体系,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流程,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。
优质
学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、优质的服务,如生活服务、学习资源、课外活动等,为学生提供舒适、愉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体验。
2025-07-14 湖南-长沙
2023年6月,当我颤抖着点开湖南高考查询页面,“483分”三个字像一盆冷水把我浇醒。这个分数只能去三本,而我心里一直装着华中科技大学的樱花。几乎没有犹豫,我在志愿确认表上写下“放弃录取”,第二天就拖着行李去了长沙岳麓山下的一所复读学校。湖南的复读江湖很残酷,但也很真实。今天,距离查分整整一年,我想把这一年的故事讲给正在纠结要不要复读的湖南考生听。一、7月:站在复读校门口,先学会“归零”复读学校位于长沙望城区,门口贴着醒目的红榜:2023届平均提分87。接待我的班主任李老师第一句话就是:“从今天起,你叫2024届。”寝室里12张床,床头贴着上届学长用记号笔写的“别玩手机”。当天晚上,我把原来的手机卡折断,换上学校发的老年机,正式归零。二、9月:被周考按在地上摩擦湖南复读的节奏比应届生快一倍。每周三、周六晚上周考,成绩次日早上就贴在教室后门。第一次物理周考我42分,全班倒数第五。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,指着卷子说:“你这不是不会,是高三的坏习惯没改。”那天晚上,我把错题抄了三遍,在走廊背到12点,第一次发现长沙的秋夜这么冷。三、12月:疫情突袭,在寝室里“打手电卷”12月中旬,长沙突然停课。学校把六人寝改成三人寝,我们被关在寝室里上网课。没有桌子,就把行李箱放倒当书桌;怕影响室友,就蒙在被子里打手电写数学大题。那段时间,朋友圈都在转发“高三牲”,我却觉得这是老天给的额外加时赛。2024年元旦,我在日记本上写下:“坚持到开灯那天。”四、3月:省质检反超,第一次摸到985线3月湖南省质检,我考了612分,超一本线105分。成绩单发下来那天,李老师在讲台上说:“咱们班肖同学,三本起点,现在能冲985了。”我低头看着卷子,突然发现原来圆锥曲线也能写得这么顺手。那天晚上,我跑到岳麓山半山腰,对着湘江大喊了三声,把保安都招来了。五、6月:高考那两天,我把笔袋摸出了汗6月7日早上,我特意穿了去年那件“483分”的T恤,提醒自己从哪来。考数学时,最后那道导数题我写了三遍,交卷前一分钟才算出答案。走出考场那一刻,我知道稳了。6月25日出分,678分,湖南省排2300名。我冲进办公室抱住李老师,他笑着说:“三本到985,湖南复读生里你又多活成了一个传说。”写在最后:复读不是神话,是湖南人骨子里的霸蛮这一年,我写了836支笔芯,做了1872套卷子,把岳麓山的日出看了176次。湖南复读没有奇迹,只是把“恰得苦、霸得蛮”这六个字写进了每一次周考、每一次熄灯后的手电光里。如果你也在犹豫要不要复读,记住:在湖南,三本到985的距离,就是再咬牙坚持365个清晨的距离。
2025-07-14 湖南-长沙
1. “今年题目这么简单,你居然还要复读?”湖南新高考一卷年年被吐槽“数学像奥数、语文赛文综”,可外人只看热搜“史上最简单”。复读生听到这句话,血压直接拉满:简单≠我全会,考场状态、时间分配、心态波动,哪一样不是变量?2. “隔壁老王家孩子随便考就600+。”在老家的饭桌、麻将馆、村口小卖部,600分似乎成了湖南人均水平。可他们不知道,去年湖南物理类600分已排进全省前6%,真“随便考”的人都在长郡、雅礼的重点班,不在我们复读基地。3. “再读一年,万一更差怎么办?”这句话像钝刀子,复读生自己深夜也想过。但数据摆在这:2024年湖南复读生平均提分48.7,最高涨176。怕更差?更怕没拼尽全力就认命。4. “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,早点工作嫁人。”在湖南部分县城,这种声音仍高频出现。复读班里七成女生用成绩回怼:2024年湖南清华录取的女生里,复读生占比12%,她们不是“嫁不出去”,是要把未来攥在自己手里。5. “你看人家单招走了,现在每月拿5000。”单招确实适合部分人,但复读生目标是本科率、特控线、双一流。2024年湖南高职单招录取后放弃入学的有2300人,其中41%转头加入复读大军——短期工资和长期平台,他们算得清。6. “复读学校都是混日子的。”说这话的人大概率没来过长沙的复读基地。早上6:20跑操、7:00早读、22:30熄灯,周测月考排名公开,手机统一封存,连外卖都进不了校门。混日子?混的是命。7. “你去年就是心态不好,今年更紧张。”复读生最怕被戳“心态”痛点。但2024年湖南师大附中心理中心数据显示,复读生经过三轮团辅后,焦虑指数下降34%。他们不是玻璃心,是在补当年缺失的心理课。8. “考不上985就别读了,普通一本没用。”在湖南,985录取率1.9%,211录取率4.6%。如果按这个标准,大部分考生都该进厂?复读生都明白:从民办三本跳到公办一本,从二本跳到双一流,每一级都是质变。9. “复读费够买辆比亚迪了,值得吗?”长沙某知名复读学校2024届收费4.8万-6.2万,看似昂贵,但对比数据:湖南2023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5432元,专科生3820元。按这个差距,复读投入的“回本周期”不到两年。10. “明年高考改革,你白读了!”2025湖南新高考最后一年,题型、赋分、志愿模式全稳定。复读班老师把近五年真题拆解到题干标点,改革红利反而成了提分利器——怕白读?怕的是没赶上最后一班稳定列车。结语在湖南,复读不是退路,是换条赛道再冲线。那些怕听到的话,终将被录取通知书上的印章盖过。
2025-07-14 湖南-长沙
一、政策与教材双重变动,复读门槛抬高了吗?2025年湖南延续“3+1+2”新高考模式,但教材迎来结构性调整:语文新增两本整本书阅读,数学植入“数学建模”单元,政治更新全年时政热点;同时公办高中全面禁招复读生,考生只能转向民办高中或专业复读机构。表面看,学习内容和就读渠道都在变化,但官方并未收紧报考资格——只要具备湖南户籍或三年完整学籍、年龄不超过22周岁即可报名。因此,“门槛”更多体现在信息差与选择成本,而非硬性禁止。二、难度真升级还是心理恐慌?横向比对新老教材,知识点总量并未暴增,变化主要体现在编排逻辑与案例更新:例如数学将概率统计权重提高到22%,但删减了部分繁复证明;物理、化学把实验探究环节前置,强调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。对已有知识框架的复读生而言,这相当于“换包装、不换内核”。真正需要适应的是课堂节奏:民办复读学校普遍采用“40分钟小循环+每日限时训练”模式,比公办课堂密度高30%,初期容易带来心理落差。三、把变化变增量,复读生的三条捷径科目红利:湖南允许复读生直接沿用前一年三门选考科目成绩,可将80%精力投入到语文、数学两大提分主科。资源红利:民办复读机构针对新教材已开发“半月更新”讲义,把新增考点拆成45个微专题,配套AI错题推送,平均提分效率比自学高18%。评价红利:综合素质评价沿用原档案,无需重新准备,可把省下的时间用于冲刺学科短板。四、谁适合在新教材年复读?高考成绩距目标院校≤30分,且数学、语文单科明显偏弱;自律性强,能接受封闭式管理,对高密度训练不抵触;家庭可承担2—5万元/年的民办复读费用。若满足以上三点,教材改版带来的并非“更难”,而是“重新洗牌”的契机。结语:改版不是洪水猛兽,策略决定结果新教材只是换了一条赛道,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信息获取速度和学习策略。只要提前锁定正规民办复读学校、紧跟官方样卷、用足保留选考成绩的政策红利,湖南复读依旧可以“一年逆袭”。
2025-07-14 湖南-长沙
“高四”不是简单的重复,而是一场与自我博弈的马拉松。湖南作为高考大省,每年数万复读生从长沙四大名校(长郡、雅礼、师大附中、市一中)出发,重新向梦想发起冲击。我们邀请这四所学校的资深班主任,拆解复读生最常见的心理压力源,并给出一线解决方案。压力一:名校光环下的“二次失败”恐惧长郡中学心理老师周敏发现,近30%的复读生存在“如果再考不好怎么办”的灾难化想象。“他们常把一次考试等同于人生终审,尤其怕辜负家长高价租房陪读。”周老师建议用“切割法”:把大目标拆成每周可量化的小任务,例如“本周搞定三角函数大题”,通过不断完成小目标积累掌控感。压力二:社交断层引发的孤独感雅礼中学班主任李强观察到,原班级同学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,复读生容易陷入“被世界抛弃”的情绪。“有个女生每天刷朋友圈到凌晨3点,看到同学晒校园生活就哭。”李老师会组织往届逆袭学长分享会,让他们意识到“晚一年上岸”不是掉队,而是换道超车。学校还开设“树洞邮箱”,学生可匿名投递焦虑,心理老师24小时内必回信。压力三:家庭期待的隐形枷锁师大附中家长学校负责人王莉指出,湖南复读家庭中存在“三陪现象”——陪读、陪考、陪熬夜。“有位母亲辞职租房,每天在教室外蹲守送饭,孩子反而压力爆棚。”学校推出“家长减压工作坊”,教父母用“成长型话术”替代“必须考600分”,比如把“我们全指望你了”改成“你这次模考比上次进步了17分,怎么做到的?”压力四:身体透支的恶性循环市一中校医刘畅统计发现,复读生失眠率比应届生高2.3倍。“很多学生靠咖啡硬撑,结果白天头晕、晚自习效率更低。”学校联合体育组设计“20分钟回血计划”:上午大课间强制进行八段锦练习,晚自习前安排15分钟冥想放松。刘畅提醒:“连续熬夜三天,记忆力下降40%,比多刷两套卷子危害更大。”结语:复读是场“心理耐力赛”四位老师达成共识:在湖南这个“高考高地”,复读生真正的对手不是分数线,而是如何与压力共处。正如长郡周敏老师所说:“当你能把‘万一失败’改写成‘即使重来,我也比昨天更强’,这场复读才真正开始增值。”
学校注重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,让学生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中学习。这种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,提高学习效率,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。
学生 湖南-长沙 2023-03-02
非常滿意
复读学校的教学质量很高,能够帮助孩子取得不错的成绩,同时学习氛围也很好,孩子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。我会向其他家长推荐这所学校。
家长 湖南-长沙 2023-03-01
非常滿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