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三本到985复读这一年我经历了什么

2023年6月,当我颤抖着点开湖南高考查询页面,“483分”三个字像一盆冷水把我浇醒。这个分数只能去三本,而我心里一直装着华中科技大学的樱花。几乎没有犹豫,我在志愿确认表上写下“放弃录取”,第二天就拖着行李去了长沙岳麓山下的一所复读学校。湖南的复读江湖很残酷,但也很真实。今天,距离查分整整一年,我想把这一年的故事讲给正在纠结要不要复读的湖南考生听。
一、7月:站在复读校门口,先学会“归零”
复读学校位于长沙望城区,门口贴着醒目的红榜:2023届平均提分87。接待我的班主任李老师第一句话就是:“从今天起,你叫2024届。”寝室里12张床,床头贴着上届学长用记号笔写的“别玩手机”。当天晚上,我把原来的手机卡折断,换上学校发的老年机,正式归零。
二、9月:被周考按在地上摩擦
湖南复读的节奏比应届生快一倍。每周三、周六晚上周考,成绩次日早上就贴在教室后门。第一次物理周考我42分,全班倒数第五。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,指着卷子说:“你这不是不会,是高三的坏习惯没改。”那天晚上,我把错题抄了三遍,在走廊背到12点,第一次发现长沙的秋夜这么冷。
三、12月:疫情突袭,在寝室里“打手电卷”
12月中旬,长沙突然停课。学校把六人寝改成三人寝,我们被关在寝室里上网课。没有桌子,就把行李箱放倒当书桌;怕影响室友,就蒙在被子里打手电写数学大题。那段时间,朋友圈都在转发“高三牲”,我却觉得这是老天给的额外加时赛。2024年元旦,我在日记本上写下:“坚持到开灯那天。”
四、3月:省质检反超,第一次摸到985线
3月湖南省质检,我考了612分,超一本线105分。成绩单发下来那天,李老师在讲台上说:“咱们班肖同学,三本起点,现在能冲985了。”我低头看着卷子,突然发现原来圆锥曲线也能写得这么顺手。那天晚上,我跑到岳麓山半山腰,对着湘江大喊了三声,把保安都招来了。
五、6月:高考那两天,我把笔袋摸出了汗
6月7日早上,我特意穿了去年那件“483分”的T恤,提醒自己从哪来。考数学时,最后那道导数题我写了三遍,交卷前一分钟才算出答案。走出考场那一刻,我知道稳了。6月25日出分,678分,湖南省排2300名。我冲进办公室抱住李老师,他笑着说:“三本到985,湖南复读生里你又多活成了一个传说。”
写在最后:复读不是神话,是湖南人骨子里的霸蛮
这一年,我写了836支笔芯,做了1872套卷子,把岳麓山的日出看了176次。湖南复读没有奇迹,只是把“恰得苦、霸得蛮”这六个字写进了每一次周考、每一次熄灯后的手电光里。如果你也在犹豫要不要复读,记住:在湖南,三本到985的距离,就是再咬牙坚持365个清晨的距离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