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语完形先读首尾句

在湖南复读生的英语备考中,完形填空常常是 “耗时多、得分难” 的题型。很多学生拿到题目就逐句精读,结果陷入 “读一句卡一句” 的困境,不仅浪费时间,还容易因局部信息误解全文主旨。其实,完形填空的解题关键藏在首尾句中,先读这两句再做题,能让正确率提升 30% 以上。
首句定主旨,圈出 “三要素”
完形填空的首句通常不设空,是全文的 “总起句”,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、背景或核心人物。复读生读首句时,要重点圈出三个要素:
时间(如 “in the 1990s”“last summer”)
地点(如 “in a small village”“at the train station”)
核心事件(如 “a boy found a lost dog”“an old man started a new job”)
例如某篇完形首句为 “During my first year at university, I met a girl who changed my life”,通过这句可立刻判断文章是关于 “大学时期的人际关系”,后续内容必然围绕 “我” 与这个女孩的故事展开。长沙明德达材复读部的英语老师强调:“抓住首句的三要素,就像拿到了文章的‘地图’,不会在细节中迷失方向。”
尾句明主旨,锁定 “情感线”
尾句往往是文章的总结句或升华句,能揭示作者的情感态度或事件的最终结果。读尾句时要关注两类信息:
情感词(如 “happy”“regretful”“grateful”)
结果性表述(如 “finally succeeded”“learned a valuable lesson”)
去年湖南模考中有篇完形尾句为 “From that day on, I never judged others by their appearance again”,结合首句可知,文章讲述的是 “因以貌取人犯错后得到教训” 的故事,中间的空格必然围绕 “误解”“转变” 等线索展开。同升湖复读生总结:“先读尾句,能提前知道故事的‘结局’,推测中间情节时更有方向。”
首尾联动,预判语境逻辑
将首尾句结合起来,能快速构建文章的 “语境框架”。比如首句讲 “a young man decided to quit his job”,尾句说 “he became a successful entrepreneur”,可推断中间内容是 “他辞职后的奋斗过程”,空格处可能出现 “difficulties”“support”“efforts” 等相关词汇。
复读生可在草稿纸上用简笔画或关键词串联首尾信息,比如用 “辞职→遇到困难→获得帮助→成功创业” 的流程图,让逻辑关系更清晰。明达中学的英语组数据显示,采用 “首尾联动” 法的学生,对语境的把握准确率比逐句阅读高 40%。
避开 “逐句精读” 的误区
很多学生觉得 “读得越细越保险”,其实完形填空的空格设计有很强的上下文关联性,单独看某一句往往有多个合理选项,只有结合全文主旨才能选出最佳答案。先读首尾句能避免两种错误:
因纠结某句话的细节而忽略整体逻辑
对作者的情感态度判断失误(如把 “讽刺” 理解为 “赞扬”)
例如有篇讲述 “母亲默默付出” 的完形,中间有个空描述母亲的动作,若只看单句,“shouted” 和 “whispered” 似乎都合理,但结合首尾句体现的 “母爱深沉”,显然 “whispered” 更符合语境。
实战步骤:3 步锁定答案
1 快速浏览首句和尾句,用横线标出主旨词和情感词
2 根据首尾句推测文章的 “情节走向”,在脑海中构建简单框架
3 带着框架通读全文,遇到空格时优先选择与主旨和情感一致的选项
建议每天用 15 分钟做一篇完形填空,刻意练习 “先读首尾句” 的习惯。两周后就能明显感受到,对文章的把握更精准,纠结选项的时间大幅减少。
对湖南复读生来说,完形填空的提分关键不是扩大词汇量,而是学会 “抓大放小”。先读首尾句,看似是简化步骤,实则是用最高效的方式抓住解题核心 —— 毕竟,任何细节都不会脱离文章主旨而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