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复读学校“清北奖学金”内幕:考上后真的能拿到钱吗?

“考上清北奖 50 万”“进全省前 10 奖 20 万”—— 每年复读招生季,湖南多所复读学校的招生简章上,高额奖学金承诺总能吸引眼球。这些被称为 “清北奖学金” 的诱饵,让不少高分落榜生心动,但背后的规则却藏着诸多门道。
奖学金宣传:数字背后的隐藏条款
长沙某复读学校的招生海报上,“清北全额奖学金” 字样格外醒目,细究条款才发现,需满足 “高考成绩超一本线 120 分以上”“入学签订保过协议”“全程住校不请假” 等 6 项条件。岳阳一位复读生家长透露,某学校承诺的 “10 万奖学金”,实际要扣除 3 年学费返还,“相当于用未来的钱提前消费”。
更隐蔽的是 “阶梯式发放” 规则。衡阳某学校规定,考上清北先付 50% 奖金,学生入学后需配合学校拍摄宣传片、参加招生宣讲,完成全部 “宣传任务” 才能拿到剩余部分。有学生吐槽:“像是拿奖学金买了个‘代言人’身份。”
兑现难题:从 “承诺” 到 “到账” 的距离
业内人士透露,湖南复读学校的 “清北奖学金” 兑现率不足 30%。去年,湘西某复读学校因未兑现 20 万奖学金被家长投诉,校方以 “学生高考志愿填报不符合协议要求” 为由拒绝支付。而能拿到全额奖金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,大多集中在长郡、雅礼系复读部,且需经过 “成绩复核”“户籍验证” 等多轮审核。
部分学校还设置 “附加门槛”。比如要求学生 “必须从本校复读满一年”,若中途转学则奖学金作废;还有的将奖金与 “本科升学率挂钩”,全班达线率不足 80% 则削减奖金额度。
理性看待:奖学金该成复读的 “指挥棒” 吗?
教育专家提醒,复读生不应将奖学金作为首要选择标准。去年从娄底某复读学校毕业的周同学,放弃了承诺 15 万奖学金的学校,选择了管理更适合自己的机构,最终考上心仪的 985 大学。“比起虚无的奖金,适合的学习氛围更重要。”
湖南复读招生网的数据显示,近三年因 “奖学金纠纷” 投诉的案例年均增长 15%。选择复读学校时,除了关注奖金数字,更要细看协议条款,必要时可要求校方公证,避免落入宣传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