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复读学校“保过班”骗局:家长花20万买教训

在湖南复读市场,“保过班” 打着包上名校的旗号,吸引了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。然而,这类承诺背后,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骗局,让家长们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20 万学费打了水漂
长沙的刘女士,为了让孩子考上双一流大学,去年给孩子报名了某知名复读机构的 “保过班”,学费高达 20 万元。机构承诺,只要孩子按要求学习,未达目标院校全额退款。可高考成绩公布后,孩子分数与目标院校相差甚远。刘女士找机构退款时,却发现协议里暗藏 “玄机”:诸如 “缺课超过 5 次”“模考成绩波动超 30 分” 等情况都被列为不予退费的条件。原来,孩子在备考期间因生病请假了一周,机构便以此为由,拒绝退还学费。
“保过” 套路大揭秘
合同陷阱
许多 “保过班” 合同条款模糊,退费条件苛刻。湘潭某复读学校的 “一本保过班” 合同中,虽承诺未过本科线退款,但退款比例、扣除项目却未明确。家长缴费后才发现,除学费外,还有高额的 “资料费”“管理费” 不予退还,实际到手的退款寥寥无几。
师资注水
“名师授课” 是常见宣传手段。部分机构宣称的 “特级教师”“高考阅卷专家”,实则只是挂名,实际授课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兼职教师。岳阳一位家长反映,孩子所在 “保过班” 承诺由资深教师授课,可开学后发现,老师频繁更换,教学质量难以保证。
数据造假
一些机构为了吸引生源,夸大升学率与提分效果。它们只统计成绩优异的学生,隐瞒大部分学生成绩不佳的事实。如株洲某复读机构宣传 “保过班” 本科上线率达 90%,实际是将中途退学、成绩差的学生排除在外,真实数据远低于宣传。
如何识破骗局
家长和学生选择复读学校时,切勿轻信 “保过” 承诺。应优先查询学校办学资质,选择教育部门认可的正规机构。签订协议前,仔细研读合同条款,对不合理内容要求修改。同时,可通过网络、实地考察等方式,了解学校真实口碑与教学质量。此外,湖南复读招生网提供了丰富的学校信息与备考资料,有助于家长和学生做出理性选择。
面对复读学校 “保过班” 的诱惑,保持清醒头脑,才能避免陷入骗局,让孩子的复读之路走得更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