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工业流程万能模板句

化学工业流程题是湖南高考理综的 “压轴难点”,占化学总分的 20% 左右。对复读生而言,这类题不仅考查知识点掌握,更考验规范表达能力。不少学生因表述不精准,明明思路正确却拿不到满分。掌握一套 “万能模板句”,能让答案直击采分点,避免 “会做却答错” 的遗憾。
原料预处理阶段:3 句高频表述
原料预处理是工业流程的第一步,涉及粉碎、灼烧、浸取等操作,常用模板句有:
“将原料粉碎至粒径 XX 目,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,加快反应速率,提高原料利用率”(适用于矿石、固体原料的预处理);
“用 XX 溶液浸取,使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,实现固液分离”(说明浸取目的,需明确溶剂和目标离子);
“灼烧固体至恒重,确保杂质(如有机物、结晶水)完全除去”(强调灼烧终点的判断标准)。
长沙同升湖复读部的化学组提醒:“描述‘粉碎’时,加上‘粒径 XX 目’更具体;讲‘浸取’时,必须点明溶剂类型,这是阅卷的采分点。”分离提纯阶段:4 类规范句式
分离提纯涉及过滤、萃取、蒸馏等操作,不同方法对应不同模板:
过滤:“过滤得到滤渣 XX 和滤液 XX,滤渣用蒸馏水洗涤 2-3 次,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 XX 试剂,无明显现象则证明洗涤干净”(包含操作、产物及检验标准);
萃取:“向溶液中加入 XX 萃取剂,振荡后静置分层,上层(或下层)为含 XX 溶质的有机相,通过分液漏斗分离”(需说明分层现象和目标相);
结晶:“蒸发浓缩、冷却结晶,过滤得到 XX 晶体(若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溶质,改用‘蒸发结晶’)”(区分两种结晶方法的适用场景);
沉淀:“调节溶液 pH 至 XX-XX,使 XX 离子以 XX 沉淀形式析出,且不影响其他离子”(强调 pH 范围和沉淀成分)。
去年高考中,很多学生漏写 “洗涤液检验方法”,导致该空不得分。模板句的价值就在于覆盖这些易忽略的细节。
反应条件控制:5 句关键表述
工业流程中常需控制温度、压强、pH 等条件,规范表述为:
“控制温度在 XX℃,既能加快反应速率,又可防止 XX 物质分解(或挥发)”(平衡速率与稳定性);
“通入过量 XX 气体,使反应充分进行,提高 XX 的转化率”(说明过量的目的);
“调节 pH 用 XX 试剂(如金属氧化物、弱碱),避免引入新杂质”(强调试剂选择的合理性);
“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,防止 XX 物质被氧化(或与空气中成分反应)”(解释保护措施的必要性);
“搅拌溶液,使反应物充分接触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副反应发生”(补充操作的附加作用)。
明达中学的复读生总结:“写反应条件时,一定要用‘既能... 又能...’的句式,体现对条件控制的深层理解,而不是只说表面现象。”
产物处理阶段:2 句收尾模板
流程最后阶段需描述产物的提纯或回收,常用:
“将粗产品溶于 XX 溶剂,重结晶后得到纯度为 XX 的 XX 产品”(说明提纯方法和结果);
“对母液进行循环利用,提高 XX 原料的利用率,降低生产成本”(体现工业流程的经济性)。
模板使用技巧:“三结合” 原则
模板句不是万能的,需结合题目实际调整:
结合流程图中的箭头方向(明确物质转化路径);
结合题干中的已知信息(如溶解度数据、反应条件);
结合元素性质(如 Fe³⁺易水解,需在酸性条件下处理)。
复读生可每天用 1 道工业流程题练习模板句,3 周后就能形成规范表达的习惯。记住:工业流程题的答案,“对不对” 看思路,“全不全” 看细节,“准不准” 则看模板句的运用 —— 这正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