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复读生深夜崩溃:如何对抗“二次失败”恐惧?

凌晨两点的复读宿舍,长沙某复读学校的小林突然从床上坐起,摸出枕头下的手机刷起去年的高考录取线。屏幕光映着他泛红的眼眶 —— 这是他复读以来第 17 次在深夜惊醒,“如果今年还是考砸了怎么办” 的念头像藤蔓一样缠得他喘不过气。在湖南,超过 60% 的复读生承认曾被 “二次失败” 的恐惧裹挟,这种深埋心底的焦虑,往往比学业压力更磨人。
恐惧的根源:“复读 = 没有退路” 的执念
“别人是冲刺,我们是背水一战。” 这是很多湖南复读生的共同认知。在衡阳某复读班的心理问卷中,“害怕让父母再次失望”“担心成为亲友的笑柄”“觉得复读是最后机会” 成为高频答案。湖南教育心理研究会的调查显示,复读生的焦虑值比应届生高出 42%,其中 “对失败的二次恐惧” 占主导因素。
去年从娄底复读学校毕业的王同学回忆:“每次模考退步都会想,当初要是不复读就好了,现在连退路都没有。” 这种 “只能成功” 的自我暗示,反而让心理防线更脆弱。
把 “恐惧清单” 变成 “行动清单”
长沙同升湖复读学校的心理老师周颖有个实用方法:让学生把恐惧写在纸上。“比如‘怕数学考不到 90 分’,就拆解成‘每天攻克 2 道中档题’‘每周整理 1 次错题’,把抽象恐惧转化为具体行动。”
株洲复读生小杨试过这个方法:她在清单上列了 “怕英语听力失分”,随后每天固定听 30 分钟真题,标记常错的连读陷阱,两个月后听力正确率提升了 25%。“当你忙着解决问题时,就没时间胡思乱想了。”
允许自己 “有 Plan B”
“复读不是唯一的桥,只是其中一条路。” 湖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李建国常这样开导学生。他建议复读生提前了解 “备选方案”,比如专科院校的王牌专业、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,“知道即使没达到预期,人生也有其他可能,反而能放下包袱”。
深夜崩溃时,不妨告诉自己:复读是为了更接近目标,而不是把自己逼进死胡同。那些在黑暗里流过的泪,只要转化为清晨的行动力,终会照亮前行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