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读后期极度厌学?湖南考生自救心态调整法

一、先承认:不是你不行,是大脑在罢工
每年4月中旬开始,湖南各大复读学校都会出现“厌学高峰”。早上6点的哨声吹不醒、晚自习对着卷子发呆、背过的单词瞬间蒸发……这不是懒惰,而是大脑在长期高压下发出的“罢工信号”。长沙麓谷某复读学校心理老师统计,进入倒计时60天后,近七成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。第一步,先接受“我现在很疲惫”,才能谈自救。
二、把目标“碎片化”:从600分到“今天只拿5分”
很多湖南考生把目标钉死在“一本线550”或“985要600”,导致后期落差感爆棚。把目标切碎,才能给大脑持续的正反馈。
• 数学:今天只搞懂“数列错位相减”,哪怕整张卷子只拿5分,也算赢。
• 英语:下午15分钟只背5个作文高级连接词,其余全放下。
• 文综:晚上20分钟只刷3道地理选择,对完答案立即在错题本画“√”。
当你每天只追“5分”,60天后就是300分的安全感。
三、用“湘味”放松法:5分钟口味切换术
湖南人离不开辣,也离不开节奏。厌学情绪袭来时,试试下面这套“5分钟口味切换术”:
① 味觉:含一颗超辣鱼尾,让大脑从“题海”瞬间跳到“味觉刺激”;
② 嗅觉:拆开一包岳阳平江酱干,豆豉香能把注意力从分数拉回当下;
③ 听觉:手机存一段30秒的常德丝弦,戴上耳机,心跟着节拍慢下来。
短短5分钟,大脑完成“高压→放松→重启”,比刷短视频更高效。
四、制造“同伴回血包”:三人小组互相打分
一个人学不动,就抱团。把前后左右两名同学组建成“回血小组”,规则只有三条:
每天晚自习后互出3道题,难度不超过课堂例题;
答对得1分,答错讲解者得1分,先拿10分的人请喝奶茶(预算5元以内);
每天22:30在寝室走廊击掌30秒,把负能量拍掉。
短短一周,你会发现“厌学”变成了“我不能拖后腿”。
五、强制关机:睡前“断电仪式”
湖南不少复读学校22:30熄灯,但学生躲被窝里刷手机到深夜。与其偷偷摸摸,不如主动“断电”:
• 22:25 全班统一把手机放进走廊充电柜;
• 22:30-22:40 宿舍“围炉夜话”,只说今天最开心的1件小事;
• 22:45 戴蒸汽眼罩,听一段湖南电台《夜读湘声》,定时15分钟自动停。
当睡眠从“偷来的”变成“被允许的”,第二天的起床号就不再刺耳。
六、给自己留一个“高考后的盼头”
把一张张家界玻璃桥门票夹在错题本最后一页,写上“考后48小时必去”。每翻一次错题,就离门票更近一步。心理学称之为“延迟满足可视化”,比任何鸡汤都管用。
结语
复读后期的厌学,其实是一场与自己和解的拉锯战。承认疲惫、拆分目标、用湘味放松、靠同伴回血、强制关机、留好盼头——这六步走完,你会发现:不是分数追着你跑,而是你在稳稳地奔向它。湖南的考生,湘江水急,但你们更急;橘子洲头风大,但你们心更大。倒计时50天,愿每一个厌学的夜晚,都能被清晨的辣味和热干面叫醒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