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
导语:压轴题不是“天书”,而是命题人留给坚持者的“阶梯”。复读这一年,你缺的不是智商,而是把难题“拆碎”的思维。
一、先拆题,再做题
1. 速判题型:扫一眼结尾,出现“取值范围”“证明恒成立”即知是函数+导数综合。
2. 拆骨架:把大题拆成3-4个“微题”——求导、单调区间、极值最值、不等式放缩。每步独立写草稿,能拿小分也稳心态。
3. 逆推答案:先猜后证。取特殊值估答案,再反推需构造的函数或不等式,方向感立现。
二、把“错题”变“模板”
三模卷里那道放缩失败的导数题,剪下来贴本,不写“粗心”二字,而是标注:
①放缩方向反了;②漏掉“=”临界;③可构造1/x+lnx≥1。
一周后,用同一模板换数自出一道,做完立刻回批,把“坑”练成条件反射。
三、每日10分钟“极限口算”
压轴题往往死在计算链。睡前做一组“极限口算”:
心算f(x)=xlnx在x→0+极限、1/x-lnx最值,逼大脑在无纸状态下找“数量级”,考场上才能稳、准、快。
四、考场3分钟“逃生通道”
真的卡壳?立即启动“逃生通道”:
1. 写已知→求,列式不空白;
2. 用“若时间够,我将……”句式把思路写成文字,老师可能赏2分;
3. 跳题前在草稿画★,回头有余力再冲。空白=0,思路≠0。
结语:压轴题不可怕,可怕的是重复“刷”而不“拆”。复读这一年,把每一道压轴题当成思维健身器,拆够30道,你会发现130分的大门其实虚掩着,推开它的手就是你的草稿纸。
翻页
声明: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,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,如若内容错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正.
相关知识推荐
作文是语文的“半壁江山”,复读生却常陷“写满格子却得低分”的怪圈。其实,高分作文不靠灵感,而靠系统训练。以下三步法,帮你在一年内把作文从45分拉到55分。
12道选择题占60分,却是多数复读生“提速”突破口。时间紧、计算量大,错两道就拉垮总分。掌握以下技巧,平均1分钟锁答案,为后面大题省出20分钟。
听力开考铃一响,不少复读生就“断片”:关键词溜走,选项全像“孪生”。别慌,听力不是天赋题,而是技术活;掌握“精听三件套”,30天就能让分数止跌回升。
古诗文默写6分,看似“小分”,却是复读生最易“翻车”的战场。背了就忘、写错一字、上下句接不上……别再死磕“抄十遍”,掌握三套记忆杠杆,一周就能把必背64篇刻进长期记忆。
理综240分里,计算题占近70分,错一步就丢5分。很多复读生知识点会,却总在计算环节“翻车”。其实,计算不是天赋,而是可训练的技术活。下面4招,30天让计算失分减半。
文综选择题的分值高、信息量大,一道题四个选项里常设两个“烟雾弹”。复读生时间紧,必须练出一眼拆雷的本事。下面三招,帮你把干扰项逐项“拉黑”,让正确率从“看运气”变成“稳拿分”。
招生老师
相关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