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
7月12日,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:2025年“农村高考复读生专项计划”补报名今日启动,将持续至7月18日18:00。消息一出,长株潭、衡阳、岳阳等地多所复读学校咨询室电话瞬间爆满——对于去年与本科线擦肩而过的农村考生而言,这可能是他们离公办本科最近的一次机会。
补报资格:户籍+学籍“双认定”
本次补报面向户籍在国家确定的51个脱贫县(含湘西州全部县市区)且高中阶段三年学籍均在户籍所在县中学的复读生。重点审核两项材料:2024年高考成绩证明(需加盖原就读高中公章)与2025年复读学校在读证明。值得注意的是,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却放弃入学的学生,今年不再具备补报资格。
计划增量:比去年多500个名额
省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处负责人透露,今年专项计划总名额由去年的3200人增至3700人,其中物理类增加300人,历史类增加200人。新增的邵阳学院、怀化学院、湖南文理学院三所地方本科院校首次参与,主要投放师范、农林、水利等乡村振兴紧缺专业。
费用减免:复读成本直降50%
为降低农村家庭负担,参与专项计划的公办复读学校实行“三免一补”:免学费、免住宿费、免资料费,并补贴每月300元生活费。以邵东经纬复读学校为例,原收费标准为16800元/学期,现仅需缴纳2000元代办费。民办合作机构如长沙明达中学也承诺,对录取专项计划的学生退还50%复读费用。
志愿策略:梯度填报保底本科
专家建议采用“冲稳保”三级策略:前两个志愿可填报湖南科技大学、吉首大学等往年超一本线5-10分院校;中间两个志愿选择邵阳学院、怀化学院等新晋院校;最后务必填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等独立学院保底。特别提醒:每个志愿需勾选“服从专业调剂”,避免退档风险。
时间节点:7月25日现场确认
完成网上补报的考生,须于7月25日携带身份证、户口本原件到户籍所在县招考办进行现场确认。8月3日将公布专项计划投档线,录取结果8月8日可查询。需要警惕的是,近期出现“内部指标”诈骗,省教育考试院提醒:所有流程均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。
对于湘西保靖县的复读生石佳欣来说,这个消息像一束光——去年她差本科线12分,今年模考已超线28分。“如果这次能进吉首大学农学专业,毕业后我就回家乡搞莓茶电商。”她摩挲着已经翻烂的志愿指南,眼里有泪光闪动。专项计划的补报,正在为无数这样的农村孩子,铺就一条看得见的逆袭之路。
翻页
声明: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,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,如若内容错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正。
相关知识推荐
每年联考、校考放榜后,总有一部分艺术生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,不是因为专业不过关,而是文化课“差一口气”。2025年湖南新高考延续“3+1+2”模式,艺术类本科线依旧按普通类线的75%划定,但各校投档规则更强调“综合分”,文化课权重悄然上升。复读一年,专业课已达标的情况下,文化课的底线到底该怎么守?记住以下三条红线,别让短板再次致命。
每年4月各校招生章程发布后,复读生需逐条核对限报条款。若目标专业受限,可转向相近领域(如报考“生物医学工程”替代“临床医学八年制”),或选择不设应届门槛的省外高校。牢记:限报的是身份,不是梦想,灵活调整方能逆袭。
招生老师
相关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