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

随着2024年高考的临近,强基计划成为了众多优秀考生的目标。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了解各大985高校的入围规则,我们汇总了39所大学的详细信息,包括录取方式、是否有破格录取及同分考生如何取舍的方式,供大家参考。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,一本线上;经材料审核通过后入围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,一本线上;经材料审核通过后入围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理工类一本线上110分
文史类一本线上70分
老高考:
新高考:特招线上70分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,总分达高考满分的80%;(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75%)
破格考生:
数物化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入围成绩=高考成绩+高考数学成绩*0.2
破格考生:
数物化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4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其他说明:
总分相同,老高考依次按文综、语文、数学、外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;新高考依次按语文、数学、外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笔试,依据初试成绩按照不超过招生计划6倍入围面试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;经材料审核通过后入围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初试,依据初试成绩按照招生计划3倍入围复试
破格考生:
数物化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;经材料审核通过后入围
入围倍数:3倍

第一类考生:
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笔试,依据初试成绩按照招生计划4倍入围面试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入围倍数:4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其他说明:
高考成绩相同,依次比较语文、数学、外语单科成绩
入围倍数:4倍

第一类考生:
报名成功并缴费考生即可参加校测初试,按照分省分专业计划的3倍划定复试资格线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金牌;经材料审核通过后入围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3倍

第一类考生:
理工类一本线上60分
文史类一本线上40分
老高考:
新高考:特招线上30分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,且达到高考满分的75%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笔试,依据初试成绩按照招生计划5倍入围面试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同专业组末位同分考生均予以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笔试,原则上不少于我校2023强基计划总计划数的5倍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所有报名并缴费考生均可参加初试,依初试成绩6倍入围复试;初试成绩不计入校测综合录取分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50分
新高考:特招线上50分,高考满分非750分,按比例折算
破分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40分
新高考:特招线上40分,高考满分非750分,按比例折算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4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高考成绩相同时,按照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优先确定入围名单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3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高考分数相同时,按照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优先确定入围名单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数学类专业入围成绩:
高考文化成绩+数学成绩×0.3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理工类一本线上60分
文史类一本线上40分
老高考:
新高考:特招线上40分,高考满分非750分,按比例折算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初试,依据初试成绩5倍入围面试;初试成绩不计入校测综合录取分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,且达到高考满分的75%
破格考生:
数物化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4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,且达到高考满分的75%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5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,且达到高考满分的75%
高考成绩+数学单科:
数学0.5/物理、力学0.2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4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理科一本线上80分
新高考:特招线上60分
破格考生:
数物化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4倍

第一类考生:
老高考:一本线上
新高考:特招线上
破格考生:
数物化生信,全国奥赛银牌及以上
其他说明:
末位同分均入围
入围倍数:6倍
以上汇总了39所985高校的强基计划入围规则,希望对2024届考生们在志愿填报时有所帮助。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,同学们应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、特长及职业规划,祝大家高考顺利,前程似锦!
翻页
声明: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,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,如若内容错误欢迎联系我们修正。
相关知识推荐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年高考后,许多考生因发挥失常或未被理想大学录取而选择复读。本文全面解析高考复读的相关知识,介绍最新复读政策,并提供判断是否适合复读的方法,帮助考生和家长科学决策,顺利实现大学梦想。通过复读招生网获取更多专业建议和资讯,让复读之路更为顺畅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高考总分750分的情况下,考到600分是什么样的水平?本文将详细解析600分在不同省份和年份中的含义,以及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策略和选择。通过“复读招生网”,考生可以获取更多志愿填报和复读的相关信息,确保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结果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选择大学时,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。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,有助于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本文将详细探讨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在办学性质、社会认可度和录取分数线等方面的区别,并提供一些个人见解,帮助考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录取方式多样化,共有16种不同途径,适应不同考生的需求和条件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录取方式,帮助考生了解各自的特点和申请要求,为迈向理想高校做好准备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的人在多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。这些差异体现在说话表达方式、未来职业规划和社交圈等方面。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区别,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高等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上理想大学是许多学生的目标。本文提出了五大策略,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学习,合理练习,重复复习,深度思考,并重点攻克经典题目。这些策略将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,实现理想大学的梦想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岁的“考王”梁实再次备战高考,迎来了他的第28次挑战。虽然目标仍是四川大学,但梁实在面对现实和梦想之间做出了调整。本文详细介绍了梁实的高考历程、心路历程以及他对未来的期许。
招生老师
相关栏目